矯正,非拔牙不可?
珮君年紀輕輕已經是一家咖啡店的闆娘,由於擁有與生俱來的商業頭腦,加上面對上門的顧客總是笑容可掬,店開張沒多久,已是家喻戶曉的大人氣名店。店內生意不分時段來客總是絡繹不絕,常讓珮君笑得合不攏嘴。但是珮君每每張開嘴,下巴處的關節就傳來陣陣疼痛,雖然痛個幾天就會稍微緩和,但痛感實在是太過頻繁,珮君不得不求助醫師,希望能斬草除根。
經過醫師仔細診斷,確認珮君下巴關節常常反覆疼痛的原因是因為咬合不正,導致顳顎關節反覆發炎,如果想一勞永逸解決疼痛,醫師建議進行牙齒矯正才是根治良方,珮君反問醫師,聽朋友說矯正牙齒都要先拔牙是真的嗎?這也是珮君多年來遲遲沒有進行矯正的一大關卡。
套句廣告詞,聽別人說不如聽專家說,矯正牙齒一定要拔牙?有沒有這麼恐怖!一般來說,人的牙齒共有28顆恆牙,如果再加上智齒則有32顆。每一顆牙齒都有特殊的形狀、功能與價值,尤其近年來,WHO以及相關國際組織皆大力提倡8020計畫,也就是希望長輩在80歲的時候仍然能保有20顆自然牙(真牙),一個簡單的數字,實際上要達成並不容易,因此除非萬不得以,牙醫師是不會輕易拔除我們的任何一顆牙齒的。
這樣說來,究竟哪些狀況的牙齒矯正需要拔牙呢?我們先來理解矯正牙齒時拔牙的最大目的。大多數考慮拔牙的主要原因是因為牙床空間不足,將牙齒拔除是為了換取齒列空間,以利牙齒矯正時擁有移動的位置。過去的矯正曾經做過一項調查,拔牙矯正的比率約為52%,不拔牙則是48%,平均拔除2~4顆牙。而近幾年來,由於透明矯正的盛行,不拔牙矯正的比率有越來越高的趨勢。
需要拔牙的狀況與目的:
1、牙齒排列不整齊,齒列歪斜,拔除牙齒並排齊。
2、暴牙、戽斗和嘴凸等狀況,拔牙後再將前牙後移,改善突出外貌。
3、上下牙弓沒有對齊、牙齒中線不齊,拔牙改善咬合狀況。
4、狀況不佳的牙齒,拔除牙齒爭取空間同時改善牙周等口腔疾病。
如上所述,口腔裡的每一顆牙齒形狀、功能與價值都不相同,扮演的角色也不一樣,因此進行矯正時不是患者認為哪一顆牙不順眼就可以拔除,而是需要經過牙醫師專業評估,會最先考慮將狀況差的牙齒優先拔除,像是牙周病嚴重的牙齒,或是蛀牙嚴重、根管治療過、斷裂或有裂痕,以及異常位置的牙齒。另外,像是智齒、小臼齒較不具重要咬合功能的,也會被列為考慮拔除的牙齒之一。
也因為矯正拔牙是透過牙醫師針對患者條件的專業評估與判斷,因此不會對身體健康造成影響,產生不可預期的後遺症。甚至某些牙齒是非拔不可,拔牙後反而能避免牙周病的襲擊,降低發炎機率,減少細菌躲藏孳生,更有利口腔健康的發展。
矯正牙齒需不需要拔牙,其中需要考量的因素非常多,並沒有絕對的對或錯的答案,拔不拔牙進行矯正,最大的差異在於牙齒矯正的難度以及矯正的時程。如果有牙齒矯正的需求,建議與你信任的牙醫師溝通需求、確認目的,選擇適合自己的矯正系統,並在接受牙齒矯正前,進行齒模製作、照環口全景X光(PANO)、側顱X光(CEPH),以及口內與外觀等照片,以獲得全面及完整的口腔資訊,以利牙醫師及矯正系統安排最適合自己的矯正療程。
抱歉! 此商品分類暫時沒有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