矯正前的必修課 你是不能矯正牙齒的4類人嗎?
花花愛情長跑多年,總算修得正果在前年與先生結婚了,經過2年的努力也成功迎來期盼已久的孕事。難得可以不用繼續工作專心待產的花花,想把以前一直要做的牙齒矯正趁這段時間安排一下。沒想到才剛跟老公提了這個念頭,馬上被打了回票,要她先把孩子生下後再來考慮牙齒矯正的事。
究竟懷孕能不能做牙齒矯正?在牙齒矯正治療上並沒有完全禁止孕婦進行矯正的規定,但在牙科臨床實務上會建議孕媽咪在進行牙齒矯正時需多注意牙齒矯正可能出現的狀況:
1. 避免x光照射:
牙齒矯正前的準備工作,以及所需資料通常需要照X光,例如Pano(環口全景X光片)、Ceph(側顱X光片)或CT(電腦斷層)等等,儘管牙科照射的X光射線劑很小,但一般人認為還是會有影響胎兒的顧慮,因此大多會建議孕期避免胎兒照射X光會比較安心。
2. 矯正可能出現疼痛感:
配戴牙齒矯正器,不論是傳統矯正器或是時下流行的透明矯正牙套初期都會有程度不一的不適感,輕則影響食慾,重則出現明顯疼痛感。沒有食慾會影響胎兒的營養需求,疼痛會使神經受到刺激容易使孕婦發生宮縮,致使身體不適感加重,這也是孕媽咪必須要知道牙齒矯正可能會發生的狀況。
3. 不做侵入性治療:
矯正牙齒的治療某些狀況可能需要拔牙,此種侵入性的治療牙醫師通常不建議孕媽咪進行。拔牙會有細菌感染的風險,也常需要止痛藥的使用,部分止痛藥可能影響胎兒健康,以及使羊水變少的風險。另外拔牙若有麻藥需求,在懷孕的前三個月與後三個月的不穩定期較不建議使用,一般都會在懷孕4-6個月再進行。
目前牙齒矯正普遍多使用透明牙套,不論是美觀、衛生、舒適與方便性上,整體條件及比傳統矯正來得優質、來得安全,因此對孕婦是極為友善的,孕期只要多注意身體狀況的變化,矯正牙齒是可以進行的。但部分牙醫師也會建議如果沒有時間上的急迫需求,不妨等待產後再進行,或許會讓孕媽咪更加輕鬆無負擔,因為懷孕後進行牙齒矯正,要顧慮的眉眉角角通常比平常還要多,孕媽咪可以評估自身狀況,或是與牙醫師討論再做決定。
另外,如果正在進行牙齒矯正期間突然發現懷孕了又該怎麼辦?要立刻馬上停止矯正還是繼續走完療程?懷孕期間身體激素分泌會改變,進而影響口腔狀況,其中最明顯的的就是雌激素升高會增加蝕骨細胞的數量,使老舊骨組織細胞加速分解破壞,當細胞的合成與分解速度無法達到平衡時,就可能形成牙齒骨質疏鬆的狀況,此時若正在矯正牙齒卻突然停止,會導致牙齒排列鬆動不整,因此正在進行牙齒矯正的孕媽咪,反而不該停止療程。
懷孕期間因荷爾蒙的改變,許多身體狀況會有別於平常,例如,孕期牙齦發炎流血的情況會較未懷孕時明顯與嚴重,所以此時的孕媽咪,要比平常更認真做好牙齒清潔。因此建議女性朋友當在矯正牙齒時發現懷孕了,請立即告知你的牙醫師,讓牙醫師依照你的身體狀況重新擬定回診週期及治療的方式,讓懷孕與牙齒矯正兩件大事,都能在你的生活中完美的進行。
對於傳統矯正來說,透明矯正或隱形矯正相對友善與安全,大多的口腔狀況都能進行,但還是有以下少部分狀況是不適合的,想要做牙齒矯正前建議先與您的牙醫師充分溝通,以得到最佳的治療建議與照護。
1.嚴重牙周病:輕微的牙周病會造成牙齦紅腫發炎,若病情嚴重則會破壞牙齦軟組織和齒槽骨、牙齒動搖甚至牙齒脫落。當牙齒骨頭被破壞後,矯正移動牙齒時就有可能導致矯正結果不如預期,甚至矯正後牙周狀況可能會越來越糟,甚至需要拔掉更多牙齒,因此在患有嚴重牙周病的情況下,牙醫師都會建議先將牙周病情控制好再進行牙齒矯正,才能得到最佳效果。
2.嚴重咬合異常:當齒列不整同時出現顎骨也生長異常的情形,例如嚴重戽斗、骨性暴牙,或是影響吞嚥進食的咬合不正等,就需透過正顎手術來治療,而無法單以透明牙套來矯正治療。
3.嚴重精神疾病:透明牙套矯正成敗在於是否能有毅力地配合療程戴好牙套,患有精神疾病的人,較難依照牙醫師安排的療程正確配戴透明牙套,無法達到良好的治療效果。
4.對聚乙烯類材質過敏者:聚乙烯簡稱PE,是生活應用最廣的塑膠材質。透明牙套或隱形牙套都為聚乙烯類材質製造,對聚乙烯過敏者,可能引起對口腔皮膚的刺激,導致紅腫、癢等現象,因此不適合配戴此類牙套。
延伸閱讀:牙齒矯正也有黃金治療期?
抱歉! 此商品分類暫時沒有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