錯誤刷牙方式 當心牙周病悄悄找上門

你相信嗎?根據牙醫師臨床經驗顯示,台灣竟然有高達90%的民眾不會刷牙。這個結果不但可能出現牙齦發炎、種痛等問題,時間久了如果仍未進行處理,甚至可能造成牙齦萎縮,更可能引發牙周病呢!


胡亂刷牙 後患無窮

一般民眾常用了錯誤的刷牙方式,像是單純上下左右刷,或者是刷牙太過用力,不但沒有達到清潔的功效,甚至還會傷害牙齦。還有一部份人是覺得牙有刷就好了,匆匆忙忙幾十秒就搞定了刷牙這件大事,殊不知胡亂刷牙一通,可能後患無窮啊!


牙齒該怎麼刷?

到底牙該怎麼刷才正確?正常狀況下在牙齦和牙根間大約有1-3mm的距離,這個區域稱之為牙周囊袋,吃東西因為擠壓的關係,食物殘渣容易堆積在牙周囊袋中,因此飯後潔牙的重點就是要把牙周囊袋食物渣清除乾淨,避免食物發酵後酸蝕牙齒。

一般認為較有效的刷牙方法是要將牙刷45度與牙齒貼合,使牙刷尖端能深入牙齦裡,再以繞圈的手法將牙周囊袋的食物殘渣清除乾淨,記得上下排牙,以及內外兩側都要進行清潔。當然,如果時間充裕,還能試試貝氏刷牙法喔!

潔牙小幫手-牙線

除了刷牙,許多民眾也會使用牙線來清潔牙齒,常用的牙線又分線型牙線與牙線棒,一般會建議使用線型牙線。取出大約45CM的長度纏在兩手手指上,不同牙縫以分段牙線進行清潔,再將牙菌斑進行刮除。有些人會因為方便而使用牙線棒潔牙,使用牙線棒則要注意,避免全口都使用同一根牙線棒清潔,因為如此容易將前一個牙縫中的細菌又帶往下一個牙縫,導致整個口腔都孳生細菌。

如果採用了錯誤的刷牙方式,不僅達不到想要潔牙效果,還可能招致非預期的後果,如牙齦萎縮,甚至是牙周病的生成,因此刷牙方式左右了牙齒健康的說法是一點也沒錯。


日常生活中除落實正確的潔牙習慣,也應該定期至牙醫診所進行檢查,讓牙醫師評估口腔狀況,才能達成預防勝於治療的目標。



延伸閱讀:牙周病高危險群你上榜了嗎?

抱歉! 此商品分類暫時沒有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