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牙齒變長了 是牙齒長大還是病變?
剛帶爸媽從日本旅遊回來的怡君,把手機拍的照片轉投到電視的大螢幕上,和家人再次細細品味旅行過程中的點點滴滴,看著眉飛眼笑的雙親,怡君心中也燃起一股喜悅。突然間,螢幕上出現自己與媽媽一年前出遊時的照片,總覺得媽媽現在和一年前的笑容有些不一樣,但卻又說不出個所以然。怡君仔細對照後才發覺媽媽的牙齒好像變長了,經過詢問媽媽也吐露最近下排牙齒開始出現酸軟與疼痛感。
什麼是牙齦萎縮
怡君媽媽的牙齒就是典型的牙齦萎縮狀況,至於什麼是牙齦萎縮,依照美國牙周病學會的定義簡單來說,牙齦萎縮就是牙齦頂部的牙周組織因為某種原因往牙根方向位移,導致該牙的牙根暴露,從外觀看起來就像怡君媽媽的牙齒變長了一樣。牙齦萎縮一般較常發生在40歲以上的成年人,但因生活習慣不佳,或者是疾病的因素,牙齦萎縮發生在年輕族群的案例也有增加的趨勢。
根據美國牙科教授Robert E Cohen 的一項研究(The etiology and prevalence of gingival recession)顯示,18至64歲有50%的人,存在1顆或多顆牙齒有牙齦萎縮的問題,而65 歲以上則有高達88%的人發生牙齦萎縮的狀況,研究結果說明牙齦萎縮的問題與程度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有增加。而台灣的臨床調查,也將近80%的人有牙齦萎縮的現象。
牙齦萎縮的原因
一般來說,牙齦萎縮最主要的原因不外乎是牙周病與外力因素,除此就是發生在年長者自然老化的現象。
1、最常發生牙齦萎縮的原因是「錯誤的刷牙習慣」,誤認牙齒要刷得乾淨就必需使勁用力刷,長期下來牙刷磨耗牙齦,造成牙齦萎縮。另外使用過硬的牙刷刷毛、刷牙角度錯誤,以及使用顆粒太粗的牙膏,都可能使牙齦受損導致牙齦萎縮。
2、牙周病造成的牙齦萎縮是最值得被注意的一環,牙齒周圍的牙齦因為細菌感染,形成牙菌斑或牙結石,造成牙齒不斷發炎,破壞牙槽骨結構使之流失,就會發生牙齦萎縮的現象,此時牙齒和牙齦之間出現縫隙的情形會越來越嚴重,也更容易堆積細菌與食物殘渣,形成惡性循環。另外也有狀況是逆反過來,也就是說牙齦萎縮可能是牙周疾病的前哨問題,有機會發展成牙周病。
3、假牙配戴不正確,或是不適合的假牙,長時間與牙齦摩擦或壓迫牙齦,也會造成牙肉潰瘍,傷害牙周組織,連帶使牙槽骨也快速萎縮,造成牙齦退縮。
4、香菸中的尼古丁會使血管收縮,牙齦組織的血流量減少,阻斷了牙周組織的營養吸收,久之就會導致牙齦萎縮
5、咬合不正會使牙齦受力不對稱,磨牙則會使牙齦承受力過大,因而致使牙齦萎縮的發生。
牙齦萎縮有什麼症狀
初期的牙齦萎縮會出現牙齦流血、牙齒疼痛與敏感等狀況,若不及時處理,更會導致牙齒搖動,甚至發生掉牙危機。我們可以觀察自己有無出現以下症狀,判別牙齦是否萎縮,以盡速尋求牙醫師治療。
1、牙齒變長:當牙齦向牙根處退縮後,會感覺牙齒變長了。
2、牙根外露與敏感疼痛:牙齦不斷萎縮,最後導致牙根從牙齦處露出,嚴重時會伴隨牙齒敏感與疼痛。
3、牙齦流血:牙齦萎縮使牙齦縫隙變大,易藏汙納垢不易清潔,導致反覆發炎、流血。
4、牙縫黑三角:當牙齦萎縮嚴重時,兩顆牙齒連接的部分逐漸消失後,就容易形成黑三角。
5、蛀牙:牙齦萎縮後牙齦與牙齒之間縫隙加大後,若未確實清潔就可能產生細菌並累積在牙周附近,造成蛀牙。
6、牙齒鬆動與掉牙:牙齦後縮後附著於牙齒的囊袋漸漸消失,無力支撐牙齒,牙齒因而開始動搖,甚至是掉牙。
萎縮的牙齦可以長回來嗎?
外力造成的輕微牙齦萎縮,在初期只要改變刷牙方式,停止磨耗牙齦,是有機會讓牙肉長回來的。但如果是嚴重的牙齦萎縮就不是那麼簡單了,基本上是無法逆轉的,只能透過正規牙科治療移除牙齦萎縮的病因,才能一勞永逸停止萎縮狀況繼續蔓延。尤其是牙周問題造成的牙齦萎縮,建議儘早尋求牙醫師的協助,若置之不理,待發展到齒槽骨被破壞,萎縮的牙齦就沒有重見天日的那一刻了。因此只要有任何口腔的問題,都要及早與牙醫師共商對策,進行控制治療,才能將牙齒的傷害程度降到最低。
抱歉! 此商品分類暫時沒有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