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知道的缺牙危機!

36歲的子豪任職南科一家上市大公司的工程師,領有豐厚高薪是人人稱羨的科技新貴。但在頂高收入的背後,卻有不為人知的辛酸。一年365天,天天24小時都得待命,只要生產線出了一丁點問題就得隨傳隨到,加班到三更半夜已是家常便飯,在長時間的責任制壓力下,幾乎讓他的工作與「爆肝」畫上等號。某日,子豪下巴感覺出現異常疼痛,吃起東西變得很吃力,甚至連頭都痛了起來,不禁讓子豪眉頭緊皺、悶悶不樂。


在疼痛難耐下,子豪不得已請了半天假,連忙找醫師求救。經過醫師診斷發現,原來子豪臼齒已經掉了兩、三年,當時有嚴重的蛀牙,時間久了牙醫只能整顆拔掉,因為工作忙碌,常常連喘息的時間都沒有,更遑論天天看牙醫,久而久之治療牙齒的事情就給忘得一乾二淨。


缺牙危機比你想得更嚴重

一般可能認為缺個一、二顆牙齒應該沒什麼大不了的,但事實卻不是表面顯示的這麼簡單。缺牙的影響可分為內與外兩個部分。先從簡單的外部來看,如果只缺一顆牙齒,臉頰外觀可能還不會有太大差異,如果缺牙的數量多了,就能明顯觀察到臉頰凹陷,以及臉型變得不平衡。大多數的掉牙都會從牙齒的後側開始,也就是臼齒區,為了能繼續吃、咬東西,人們會嘗試改用前牙來咀嚼,日積月累就會出現類似「戽斗」的臉型,有的還會影響說話的發音。


再從內部觀察,缺牙數量過多最直接的就是影響咀嚼功能,吃東西受到影響,營養吸收無法完全,以及咀嚼不全造成腸胃不適。再者缺牙導致原有的牙齒支撐點改變,牙齒產生位移、傾倒與齒列凌亂,因齒縫關係發生變化,口內環境變得複雜,滋生細菌的機率升高,致使牙周病的發生率也相對變高,口腔衛生的維持辦得很有難度。


缺牙罹患阿茲海默症高3

除此之外,根據日本學者研究發現,若有缺牙狀況,牙齒少於20顆並且沒有裝假牙的人,罹患失智症的機率比超過20顆牙的人要多出1.9倍;若掉牙不做處置,罹患阿茲海默症也比一般長者高出3倍之多。


另一份由日本厚生勞動省的調查結果顯示,缺牙者比不缺牙的人發生跌倒機率高出2.5倍。如果戴上假牙,跌倒的風險則降至1.36 倍。學者推估,缺牙時口腔產生不平衡狀態,牽動周邊肌肉,隨著時間影響範圍逐漸往身體延伸,最後身體失去平衡就可能發生跌倒。


日本政府於1978年正式推廣口腔保健的觀念,更在1989年正式宣導8020運動,(8020運動是由6024運動演化而來,由前高雄醫學大學口腔醫學院院長謝天渝旅居日本時所發起)。世界衛生組織也於2011正式積極推廣8020運動,也就是80歲以上的人,要能擁有20顆牙齒,雖然對於80歲的老人來說,要能擁有20顆牙齒是個蠻艱困的任務,但這已經是全世界口腔保健的共識目標之一。


缺牙越少生活滿意度越高

研究也透露如果在60歲時還能保有24顆牙齒,日常生活的滿意度會比少於24顆牙的人來得高,推估其一的原因是沒有牙齒會減少長者的外出意願,大大影響長者的生活的品質。


綜上所述,老年後的生活品質是否能夠穩定與牙齒數量息息相關,而決定年邁時能保有多少牙齒取決於以下三大原因「平日刷牙習慣的好壞」、「是否做定期口腔檢查」,以及「對牙齒的重視程度」,也就是預防勝於治療的觀念,除落實良好的日常口腔保健習慣,當牙齒有任何裝況發生,盡速尋求牙醫師的治療與建議,才能永保牙齒安康。


延伸閱讀:蛀牙是件不公平的事

抱歉! 此商品分類暫時沒有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