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齦流血自己會好?小心釀成大麻煩
志明是個把「早上不必刷牙」奉為圭臬的懶惰信徒,總以為前一天晚上睡覺前已經把每顆牙齒刷得一乾二淨,經過一整晚也沒再吃任何東西,口腔裡乾淨得很,早上還要趕著上班,何必再多花時間刷牙呢?某天睡前,志明照樣進行著一天一次的刷牙儀式,漱口時卻吐出了一大口血水,此時才讓志明驚覺案情可能不單純。究竟是發生了麼事,我們繼續看下去。
刷牙流血不是指牙齒流血,而是牙齦流血。牙齦流血有時可能是單純的刷牙力道過大的關係,但也可能是嚴重的牙周問題之前兆,不可等閒視之。口腔專家表示,正常健康的牙齦並不容易流血,因此不論發生什麼原因的牙齦出血,都需要找出問題有的放矢,才不致讓病情擴大一發不可收拾。大抵來說牙齦流血可分為下列幾個原因:
7個造成牙齦流血的原因
1、刷牙力道過大:刷牙時過於用力,容易刮傷牙齦導致出血,以及使用太硬的或是分岔的牙刷刷毛,也會有同樣的狀況。潔牙的技巧在於刷牙時角度的拿捏,而不是力道的大小。
2、潔牙器具使用不當:與刷牙一樣,當使用牙線或牙間刷,施力過猛或角度不對時也會致使牙齦出血的可能,不過值得注意是。當正常使用牙間刷或牙線時,如果牙齦仍有出血,就意味著牙齦已有不同程度的發炎現象了。
3、假牙、牙套、矯正器或維持器配戴不當:配戴假牙或牙套等物件,配戴角度錯誤或左右不平衡會造成摩擦引發牙齦流血。另外配戴此類物件若牙齒與牙套未清潔到位,也容易把大量的牙菌斑封在牙齒與牙套間,導致牙齦發炎造成流血。
4、懷孕:對於懷孕婦女而言,牙齦出血是早孕期的常見症狀,由於懷孕後體內荷爾蒙出現失衡狀態,牙齦血管容易擴張或彎曲,只要輕微碰觸,就可能出血,此症狀稱做「妊娠期牙齦炎」。
5、維生素C缺乏:牙齦組織裡含有膠原蛋白,當人體維生素C不足時,則無法幫助合成膠原蛋白,就容易產生牙齦流血的問題。
6、其他疾病的關聯:某些全身性疾病或是血液系統疾病也會導致牙齦出血,例如肝硬化、尿毒症、骨髓化生不良症候群,以及白血病、血友病、再生障礙性貧血和血小板減少性症等。
7、牙周疾病前兆:牙齦流血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牙菌斑長時間堆積在牙齒上,容易引發牙齦發炎造成牙齦流血。此時若未進行治療,演變成牙周病時,牙齦出血的症狀會更惡化。
刷牙是最簡單有效預防牙齦流血的方法
上述幾個會造成牙齦流血的原因,其中最需要關注的非牙周疾病引起的牙齦出血莫屬了。牙菌斑是造成牙齦發炎的頭號戰犯,常在牙齒表面上附著一層細菌膜,進而刺激牙齦造成發炎。這個階段若未適時將牙菌斑清除,往後更可能引發牙周病,導致牙齦萎縮、牙齒搖動,甚至是掉牙危機,因此消滅牙菌斑正是改善牙齦流血的王道。
口衛專家表示,去除牙菌斑沒有想像中的難,這個方法大家都知道,而且每天都在做,也是預防牙齦流血最簡單和效果最佳的方法,那就是-刷牙,只是怎麼刷牙才有預防效果就大有學問了。
正確刷牙指的是,使用適合自己軟硬度的牙刷,將刷毛靠在牙齒與牙齦之間,刷毛與牙齒呈45度,每次以兩顆牙齒的距離進行刷洗,包括頰側面、舌側面、咬合面以及鄰接面的夾縫處都要進行刷洗,確保每一顆牙齒的所有面向都能被清潔到位,才能有效清除牙菌斑。而刷牙的頻率,至少早上、睡前各一次,每次3分鐘以上,能夠刷到5分鐘更好。要注意的是,刷牙跟刷衣服髒污不一樣,並不是力道越大清潔力越好,用力過大的刷牙,時間久了會讓琺瑯質磨損的程度加大,刺激牙齦傷害牙齦健康。
除了刷牙以外,在吃完東西後正確地使用牙線,可將牙縫中的食物殘渣和附著的牙菌斑刷除,有效地預防牙周病的發生,避免牙齦出血。在飲食方面,也可考慮減少高糖、高鹽和高油的飲食,適量增加攝取富含維他命C的食物,有助維持口腔健康,降低牙周病的發生率,預防牙齦流血的情況。
延伸閱讀:錯誤刷牙方式 當心牙周病悄悄找上門
抱歉! 此商品分類暫時沒有商品。